小学数学一题多变?
我们以前是,让每个年级的孩子做高年级的题,拔高。 我们现在是,让每个年级的孩子做本年级的题,夯实。 效果当然是有的,只不过可能不是以数学能力这一种方式呈现出来..... 举个例子,六年级的奥数题,题目中给了很多信息,这些信息和问题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,有时候还需要一些逻辑推理才能完成解题过程。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讲其实是非常好的训练。
但现在的小学奥赛题目越来越偏重于计算、几何和数论。计算和几何还好说,毕竟基本功扎实了就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。 但数论部分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,因为数学本身是一个非常依赖思维方式的学科,不同的人会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答案来。
比如同样是一道关于“完二体”的题目,有的人可能思路一转就能够找到答案,而也有人费尽心思想破脑袋也解不出来。 其实这不仅是对于小学生而言,对我们这些成年人也是如此。有些人就是能够很快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点子上,而有些人就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。 这其实就是思维能力的不同。 而现在的小学生们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思维能力,所以他们在做完形填空的时候可能连词性都能看得清清楚楚,但是在做数论类题目时却总是无从下手。
这就是因为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跟上。 如果能够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,那么之后学起数学来肯定会轻松许多。当然,在小学阶段培养数学思维并不是指让孩子们去钻研奥数题。真正好的数学思维的培养应该是基于课本,高于课本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