渟属于五行属什么?

匡海洋匡海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按字面意思,“渟”是水积聚,那当然是属水的了;但该字还有另外的意思——停、滞留,那就是属土的了…… 《康熙字典》对“渟”的解释如下: 以上解释比较官方,那我们再换个解释方式,从字形上看看“渟”的字源演变: 以上文字来自于《汉字字体演变的规律》一书,图中A为小篆的“停”,B为大篆(金文)的“亭”,C为汉字的“亭”,D为楷书的“亭”,E为简化的“亭”,F为繁体的“亭”。

由上图可以看出,“亭”字的字形是由“停”字演化而来的,且“停”在前,“亭”在后。而“渟”字正是“亭”字旁边添加了一个“水”字而成,所以其字义也同时融合了“亭”的字义和水字的字义而来——“停留”和“水”。

由于文字是有形体结构的,而结构则会受到语义的约束,一个词有一个固定写法,一般不会改变,所以可以从字形上进行推导,得出文字的本义。比如“树”字,其字形是在木字底部添加了一个“又”字而成,那么可以直观看出,“树”的本义就是“树木”加上手部的动作“摘取”,即“采摘树木”之义。

同样道理,“渟”字旁加“水”字,字形上明显像在水边或水中停止的样子,而且,这种形状也是“停”字的字义所蕴含的,因此“渟”的本义就融合了“亭”的字义水和“停”的字义而来——“停止、停滞”,并且有“积水”之意。

不过,生活中一般见不到“渟”,因为“渟”是多音字,另一个读音tīng,表示水声的时候,通常不用“渟”来表示,而是用“汀”。

褚丁涵褚丁涵优质答主

水。 1、《康熙字典》“静”字,解释为“从水、从青,意为水中有青色的草木。” “静”字的字形演化中,有“氵木”之形。 2、在《汉语大词典》中“停”字条目下也有“水+木”的解释。

3、古文字学研究《说文解字》中对“渟”字部首的释作“水流也……凡水之息止者皆谓之渟。”“渟”字本义是水蓄积而停止不流。其引申可指水草聚集的水泽。

4、中国地理学术语“沼泽”(湿地)中的“泽”字,也是形容积水之意。《尔雅·释水》云:“泽,水薮也。”晋代郭璞注此句曰:“出湿地。”(《初学记》)可见,这里的“泽”就是“渟”之本字了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